蛛为蝶之敌国
【原文】
蛛为蝶之敌国,驴为马之附庸。
【原评】
周星远曰:妙论解颐,不数晋人危语、隐语。
黄交三曰:自开辟以来,未闻有此奇论。
【译文】
蜘蛛是蝴蝶的敌人,驴是马的附庸。
【评析】
蝴蝶自由自在的在花丛中,翩翩起舞,飞来飞去,适意自然,向来为生活在尘世中,并且深受各种痛苦的人们所羡慕。但是蝴蝶从不设防,所以不免遭遇到别人的暗算,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。在大自然中,蜘蛛是蝴蝶最大的天敌。蜘蛛结的网随处可见,蝴蝶一旦陷入网中,则无疑飞蛾投火,在劫难逃。这就是所说的“蛛为蝶之敌国”。
驴与马虽然不是一种动物,但是关系却非常好。虽然这样,驴却不如马更受人们所欢迎,也不如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得作用大,于是人们多称赞马,而贬斥驴。
其实马和驴一样都是一种动物,这些只是人们的偏见,而作者似乎也有这种偏见。
图片
立品
【原文】
立品,须发乎宋人之道学;涉世,须参以晋代之风流。
【原评】
方宝臣曰:真道学,未有不风流者。
张竹坡曰:夫子自道也。
胡静夫曰:予赠金陵前辈赵容庵句云:“文章鼎立庄骚外,杖履风流晋宋间。”今当移赠山老。
倪永清曰:等闲地位,却是个双料圣人。
陆云士曰:有不风流之道学,有风流之道学;有不道学风流,有道学之风流,毫厘千里。
【译文】
树立品行,应当发扬宋人理学的要义;立身处世,应当参照晋人的风流洒脱。
【评析】
人们都希望能从容的生活在人世间,那么要怎样的生活在人世间才不枉人生呢?这是千古以来,人们一直长谈不衰的话题。什么是理想人格呢?这段文字所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。
作者所说的“立品”是应当发扬宋人的理学;为人处世以昂当学习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,取两代之美而合二为一。这的确是神来的构思。
所谓的道学,端庄,持重,做人要做正人君子,树立品行最理想的取向应该是取法道学。但道学的古板让人难以接受不够灵活,生活或许会很乏味,所达到的效果也不一定就很理想。而魏晋风流,就更多了点凡人的气息,潇洒自如、风流倜傥,自然天成。但是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已。所以作者所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设计,不可能实现。
图片
古谓禽兽亦知人伦
【原文】
古谓禽兽亦知人伦。予谓匪独禽兽也,即草木亦复有之。牡丹为王,芍药为相,其君臣也;南山之乔,北山之梓,其父子也;荆之闻分而枯,闻不分而活,其兄弟也;莲之并蒂,其夫妇也;兰之同心,其朋友也。
【原评】
江含徵曰:纲常伦理,今日几于扫地,合向花木鸟兽中求之。
又曰:心斋不喜迂腐,此却有腐气。
【译文】
古人说禽兽也知道人伦关系。我说不止禽兽有这种关系,就连花草树木也有这种关系。牡丹为花中之王,芍药为花中之相,他们之间是君臣关系;南山乔木,北山的梓树,他们是父子;紫荆树知道要被分割便枯萎了,知道不分就复活了,他们之间是兄弟的关系;莲花中的并蒂,他们是夫妇关系;兰花同心这是朋友关系。
【评析】
人伦是一种社会存在中的基本形式,只有这种形式的存在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,因为有了这种道德准则,社会才能在有序的发展中加速的前进。这些准则,是在人类社会原有的基础上,不断完善并增添着新的内容有不断完善的新添设的内容。不仅人是这样,动物、植物也是这样。这是自然界发展的需要,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。所有的植物动物方面的人伦关系都是从人伦中移植过去的,是人们关系的体现。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中,表现了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一种竞争法则,在竞争中和谐团结,才更有发展前途。
从而我们也可以看出要想更有实力,具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,就必须有广泛的人际关系,这时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。
图片
豪杰易于圣贤
【原文】
豪杰易于圣贤,文人多于才子。
【原评】
张竹坡曰:豪杰不能为圣贤,圣贤未有不豪杰。文人才子亦然。
【译文】
做豪杰要比做圣贤容易,文人要多于才子。
【评析】
有才艺,能显露头角,便可以被人们所称颂,就可以称为真豪杰。悠悠岁月,前年中国历史能峥嵘显露,可出人头地的豪杰数不胜数,但是圣贤却是屈指可数。圣贤者才华出众,当今师范,为后世仰瞻,代代为师表,万古流传,这样的豪杰,才可以称得上是真圣贤。看我泱泱文明古国,几千年的历史,也是为数甚少。
文人与才子,也就好像豪杰与圣贤一样。读几卷书,写几篇文章,都可以称做是才子,所以文人处处可见。但风华绝代,才情超绝,锦绣文章如神来之笔的才子,只能让人心生羡慕,却无法学来。才子不是简单的写几篇文章就能称道的,他是要有真才实学的人,他们文人中精粹,所以说文人易寻,才子难觅是很有道理的。
图片
牛与马
【原文】
牛与马,一仕而一隐也;鹿与豕,一仙而一凡也。
【原评】
杜茶村曰:田单之火牛,亦曾效力疆场;至马之隐者,则绝无之矣。若武王归马于华山之阳,所谓“勒令致仕”者也。
张竹坡曰:“莫与儿孙作马牛”,盖为后人审出处语也。
【译文】
牛和马,一个是所谓的官吏,一个是隐士;鹿和猪,一个是神仙,一个是凡人。
【评析】
这是根据这几种动物的习性和生活习惯所说的。他们的性格不同表现不同,于是作者就将他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。作者还以现实中的人作比。
牛,沉默寡言,任劳任怨,无论负荷多么沉重,也丝毫不言语,听凭主人的驱使,惟主人马首是瞻。而官吏也是衷心于最高统治者,就算有满腹委屈,也不敢言语,所以作者将牛比作是官吏。马耕田,负重,奔驰样样可以做到,但其豪放不羁,不为世人所管束,就像隐居山中的名士,不被牢笼所束缚,所以将马比作隐士。
鹿,仙风道骨,寄籍山林,以草为食,饮山泉之水,生活与神仙相似。猪,好吃懒做,贪图享受,显得凡俗平庸,这些习性都与凡人相当,所以以猪比凡人。
图片
古今至文
【原文】
古今至文,皆血泪所成。
【原评】
吴晴岩曰:山老《清泪痕》一书,细看皆是血泪。
江含徵曰:古今恶文,亦纯是血。
【译文】
古往今来的最好文章,都是作者用血泪写成的。
【评析】
文字中说:天下最好的文章都是用血泪写成,这句话的确不假。如《史记?太史公自序》中说:“昔西伯拘菱里,演《周易》;孔子厄陈、蔡,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著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而论兵法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、《孤愤》;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。”这句话确是说文章是作者血泪的汇集。
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也有表现“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”。只有经历了磨难,对社会、、人生有了透彻的认识,才可能产生深刻的体会,同时发自内心的真情感,才可以写出惊世骇俗的好作品,好文章。真是情感的表现,就容易引起共鸣,给与心灵的强烈的震撼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